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仪器设备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根据《湖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湘财资〔2009〕5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仪器设备处置是指学校占有、使用的各类仪器设备进行产权转移、变更或注销的行为。
第三条 仪器设备处置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依法、依规、依程序的原则进行,资产处置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第四条 仪器设备处置范围包括:
(一)闲置仪器设备。指占有但未使用或不需用的仪器设备;
(二)报废、淘汰的仪器设备。指丧失使用价值或因技术原因并经依法鉴定不能继续使用的仪器设备;
(三)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移的仪器设备。指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导致仪器设备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移的仪器设备;
(四)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仪器设备。指由于债务人死亡、破产或长时期未履行义务以及由于管理不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而造成的仪器设备损失;
(五)依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需要进行仪器设备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仪器设备处置方式包括无偿划转、对外捐赠、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损、报废等。
(一)无偿划转,指以无偿转让的方式变更学校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行为;
(二)对外捐赠,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自愿无偿将其有权处理的合法财产赠与合法的受赠人用于公益事业的资产处置行为;
(三)出售(出让、转让),指以有偿的方式变更学校资产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形式;
(四)置换,指以非货币或少量现金补差交易方式变更资产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形式;
(五)报损,指出现盘亏、毁损、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损失,以及对外投资形成的损失等情形,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核销的资产处置形式;
(六)报废,指按照有关规定或经依法鉴定,对不能继续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形式。
第六条 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处负责学校仪器设备处置工作,并负责组织办理与学校仪器设备处置工作相关的审查、鉴定、监督、报批、残值收入或转让收入上缴、废旧物资入库后的整理与调剂以及帐、卡、物的注销等综合性管理工作。
第七条 学校仪器设备处置的一般程序
(一)仪器设备所在实验室(研究室、所、行政科室)填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仪器设备处置申报表》,并附仪器设备价值凭证(如处置资产的权属证明或财务部门出具的有关资产原始价值等有效凭证)。
(二)仪器设备所在单位进行审核。对于仪器设备的正常报废,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出具鉴定意见并在申报表上签署明确意见,报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处;对于仪器设备的报损、报失、对外出售、以物易物、出租以及非正常报废等应提交专题报告,对于报损、报失的,还应附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由所在单位进行审核后在申报表上签署明确意见,报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处。
(三)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处对申报处置的仪器设备进行复审,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再次鉴定,并将复审或鉴定结论报学校领导审批。
(四)学校领导审批同意后,由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处和相关单位办理资产处置和账、卡、物变更等相关手续。
第八条 仪器设备校内调拨管理
(一)仪器设备的校内调拨分有偿调拨和无偿调拨两种形式。有偿调拨是指将非经营性仪器设备调拨给校内经济独立核算单位,包括校内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之间调拨经营性仪器设备。无偿调拨是指将非经营性仪器设备在校内非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之间进行调拨。
(二)学校非经营性仪器设备转为经营性仪器设备的校内调拨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三)学校非经营性仪器设备进行校内无偿调拨得供需双方同意并由调入方填报仪器设备处置申报表(仪器设备调拔登记表),调出单位资产管理员、主管领导分别签署意见后,由调入、调出单位资产管理员共同到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处办理仪器设备转账的有关手续。
第九条 仪器设备出售管理
学校仪器设备出售是指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变更学校仪器设备所有权并取得相应收益的资产处置行为。学校仪器设备一般不予以出售。
对于学校积压、不需用或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或利用率低的非经营性仪器设备,可由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处向上级主管部门办理完审批手续,组织专家评估后,在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的共同参与下,进行有偿转让。
经营性仪器设备的出售由学校另行规定。
第十条 仪器设备出租、出借管理
非经营性仪器设备的出租、出借,包括各类科研经费购置的设备用于校外科研及在家使用,都要填报统一借据(仪器设备填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仪器设备领(借)用登记表》),并按本办法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出租、出借单位要按商定归还日期催还,并负责检验,确保仪器设备完好无损。
经营性仪器设备的出租、出借由学校另行规定。
第十一条 仪器设备报损、报失管理
仪器设备的报损、报失是指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导致事故发生所造成的仪器设备等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等行为。主、客观原因和事故责任区分如下:
(一)经过鉴定并经有关人员确认,属于下列客观原因造成仪器设备、器材损坏的,可免于赔偿:
1、因实验操作本身的特殊性引起的损坏,确实难于避免的;
2、因设备器材本身的缺陷或使用年限已久,接近损坏程度,在正常使用时发生的损坏;
3、经过批准,试用稀缺的试验器材或试行新的实验操作、维修,虽然采取预防措施仍未能避免的损坏;
4、由于其他客观原因,确认后造成的意外损失,经有关专家分析确认的。
(二)凡认定系主观原因造成学校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的,有关责任人应按照仪器设备处置的相应程序,逐级向实验室、学院(系、部)、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处和学校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直接责任人按以下规定进行赔偿:
1、损坏部分零配件,但该项资产经过修复能继续使用的,事故责任人以修理价格进行赔偿;
2、造成资产全部损坏并经确认无法修复或丢失的,按照设备或器材的已使用年限确认赔偿比例,具体为:
(1)使用期在1年以内,照原价赔偿;
(2)使用期在1年以上2年以内(含2年),按折旧后价值的80%赔偿;
(3)使用期在2年至5年(含5年),按折旧后价值的60%赔偿;
(4)使用期在5年以上的,按折旧后价值的30%赔偿。
第十二条 仪器设备的报废管理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学校仪器设备处置收入,包括出售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价收入,一律上缴学校财务。学校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处负责解释。